【作者:韩伟/文 李明/图】 |
2月20日下午,项城市博物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由市政协、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联承办,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书协、美协、作协、摄影协会协办的纪念张伯驹诞辰110周年书画、诗词、摄影作品展在这里举行。周口市委常委、项城市委书记李明方,市政协主席刘子旭,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富强,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玉玲,副市长何明照,市政协副主席徐汝芳出席了开幕仪式。 为缅怀张伯驹先生光辉业绩,彰显张伯驹先生国魂品格,弘扬张伯驹先生的奉献精神,市书协、美协、作协、摄影协会从1000多幅作品中精选书画作品110幅、摄影作品110幅、诗歌散文作品110篇参加展览,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10周年,展览时间为三天。作品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张伯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我市广大艺术工作者纷纷表示,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以张伯驹先生为榜样,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大好机遇,大力弘扬优秀的项城文化传统,充分发挥才智,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为振兴项城经济,构建和谐项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些书画作品笔力雄浑、章法严谨、笔墨奔放,好评如潮;摄影个个主题鲜明、意境深邃,令人叹为观止;诗词意境深邃、令人深思,深受群众喜爱。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秣陵镇闫楼村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农历正月二十二)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张伯驹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他自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初时出于爱好,继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他不惜一掷千金,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古画迹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等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对于斥巨资购藏并用心血保护的法书名画,张伯驹先生和夫人潘素女士(金碧青绿山水画家)并不视为一己所有,而是看作全民族的文化遗产。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先生夫妇陆续将收藏30年之久的书画名迹捐献国家,使这些文物成为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张伯驹先生一生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等,为现代艺术家楷模。书法也有名气,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鸟羽体,自创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