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项城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项城市人民政府 时间: 2019-05-22 16:20:1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项政办〔2018104号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项城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有关企业:

现将《项城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1221日

 

 

 

 

项城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868号)、《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周政办〔201894号)精神,扎实推进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重要指示,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构筑“管控源头风险、治理事故隐患”双重安全防线。按照“省级统筹、市县推动、行业指导、企业落实”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各部门(行业、领域)、有关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有关单位)全面推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通过工艺严防、设备严控、人员严管、过程严治,推动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全面提升单位本质安全、职工行为安全、园区公共安全防控水平,以基层基础建设高质量推动安全发展高质量,防范各类事故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工作原则。一是属地负责、行业推进原则。各镇(办事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对本辖区(园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负总责,市有关部门组织指导相关行业领域内有关单位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有关单位主责、以用促建原则。有关单位是建立本单位内部双重预防机制和组织落实实施的责任主体,全面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范事故能力。三是分级分类、差别管理原则。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对风险点、单位、区域分别按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进行分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根据隐患整治的难易程度和危害后果,对事故隐患按照重大和一般二个等级进行分级。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类别、规模大小、分布状况、监管难易程度及安全管理特点等进行分类。对风险隐患点、单位和区域,按照不同等级和分类,实行差别化防控、监管和治理。

(三)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建立覆盖全市、贯穿各行业(部门、领域)的双重预防体系和可考核、可智控、可追溯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职工行为安全能力和政府监管效能的明显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到2020年底,与“十二五”相比,实现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50%以上、死亡人数下降3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按照《河南省企业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手册》要求,认真落实《河南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河南省企业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导则》和行业细则及有关标准规范,形成安全风险“四色图”、风险公示告知栏、风险分级管控和责任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岗位安全“手指口述”等可视成果。

1.全面辨识安全风险和排查事故隐患。编制双重预防治理体系实施手册,建立完善本单位双重预防制度,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风险辨识和隐患自查。

2.合理确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梳理,依照行业分级标准和相关规范,采用相应的评估判定方法确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建立单位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单位“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空间分布图。

3.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管理、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对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和治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治理责任;建立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报告管控和治理情况,实现风险和隐患排查辨识、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闭环管理,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对于辨识出的重大安全风险和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在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要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闭环管理。

4.实施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警示。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制度,并加强相关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及存在重大隐患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及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的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责任人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对危险源的监测和预警。

(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政府监管体系。

1.开展规范宣贯和对标活动。各镇(办事处)、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加强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督促指导,分别选择2家行业标杆试点单位,按照国家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省行业管理部门出台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导则细则、标准规范,进一步实化、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在总结试点单位经验做法基础上全面推广,并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对标活动,以风险和隐患清单为载体,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为平台,推动分管行业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双重预防体系。

2.对有关单位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对有关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要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整体安全风险等级。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单位,按属地分行业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和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对不按照本方案开展工作的单位,将其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倒逼其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主体责任。

3.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有关部门要按照安全发展要求,从产业规划、行业标准、市场准入、技术装备等源头管控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加强城乡规划安全风险的前期分析,完善城乡规划和建设安全标准,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尤其是城区地下公用基础设施如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线等的安全问题。要结合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城市安全创建,加快推进城区重大危险源搬迁改造和城市河道、道路、管线等综合治理,积极推广智慧交通、智慧用电、智慧电梯、综合管廊等先进适用技术,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区、危险化学品罐区等危险区域安全防护避让措施,从源头上消除区域安全风险。

(三)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

1.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支持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重点行业领域、高风险区域、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为重点,支持、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程、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和隐患治理示范工程,带动企业强化安全工程技术措施。要鼓励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推动高危行业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建设,强化部门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主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

2.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作用。鼓励部门和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构建、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相关专家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帮助实施。

3.强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和企业要将双重预防建设纳入信息化管理,以智能化平台、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服务组织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供信息化支撑。

三、实施步骤

(一)积极动员,认真部署。(201812月中下旬)

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实际,制定具体推进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成立领导小组,落实牵头负责人,立即启动推进工作。各行业管理部门要分行业召开由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的动员会,把双重预防建设的核心要义讲清、说明,保证参会人员学深吃透。

(二)培育试点,示范引领。(201812月底前)

市有关部门重点指导、培育行业标杆示范试点单位,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标准、程序和模式,在本部门(行业、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澄清底数,分类指导。(20191月底前)

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的有关单位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根据排查结果,分门别类进行梳理,确定需要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单位数量和基本情况,对号入座,建立“一单位一册”工作台账,按照省制定的各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分类开展指导工作。

(四)广泛开展观摩推广活动。(20193月底前)

根据本辖区本部门(行业、领域)有关单位实际,组织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现场观摩推广活动,全面开展试点单位现场观摩工作。

(五)强力推进重点行业。(20196月底前)

6月底前,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重点推进并基本建成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运输、建筑施工、文化、旅游、卫生、教育、冶金、商贸等重点行业(领域)规范有效的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单位安全风险和隐患得到有效管控和排查治理,事故预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六)扩大覆盖,全面实施。(201912月底前)

按照节点,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全面推广试点单位成功的经验做法,分行业(领域)组织辖区内所有有关单位落实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任务,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机制,并不断巩固成果,持续提升水平。

(七)对标达标,评估验收。(20206月底前)

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按照省统一制定的行业双重预防体系的检查验收标准和评估改进办法,组织开展对标达标和评估验收活动,确保有效运行双重预防体系。验收评估不得收取企业任何费用。20193月底前,完成危化品和烟花爆竹企业;20195月底前,完成示范标杆试点单位;20199月底前,完成道路运输、建筑施工、文化、旅游、卫生、教育、冶金、商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有关单位;20206月底前,完成其他行业的有关单位。

(八)稳定运行,持续改进(202012月底前)

202012月底前,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督促有关单位,每年度要对运营情况及时评估更新,实现全市双重预防体系全面稳定运行,并不断巩固成果。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直接负责,要成立领导组织,建立专门推进机制,定期研究安排,全力推进,全面抓好本方案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指导服务。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组织专业力量,通过召开培训会、座谈会、观摩会、讲评会等形式,帮助和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采取辅导讲座、上门指导等形式,加强对有关单位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三)强化安全诚信管理。推行企业和员工承诺公告制度,自2019年起,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员工定期向社会公告安全承诺。归集共享企业落实双重预防责任的信息,将运行情况与企业安全诚信挂钩,对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的企业,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四)强化督导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和经批准开展的督导内容,建立健全督查督办、跟踪督办、定期通报、警示约谈、执法惩处等工作机制,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工作被动应付的通报批评,对未落实双重预防机制而发生事故的严肃问责,确保双重预防工作取得实效。

(五)强化执法推动。建立与双重预防体系相适应的线上线下精准执法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和方案,特别是对风险高、管理水平低的企业要加大检查频次,实行精准化执法检查、差异化动态监管。要通过集中执法、联合执法、重点执法等多种方式,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落实情况的检查,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要依法依规对企业及负责人严厉问责,并予以上限行政处罚。

(六)强化信息反馈。各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向市安委办及时上报双重预防机制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包括采取的主要措施、完成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于每月19日前报送书面材料和电子版。

各单位成立领导组和实施方案的文件及工作联系人电话,于1226日前报送市安委办(同时报送电子版)。

联系电话:13838657695  联系人:蒋钦银

电子邮箱:13838657695@163.com

 

附件:1.项城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重点

任务分工

2.项城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业

职责分工

 

 

 

 

 

 

 

 

附件1

 

项城市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重点任务分工

 

重点任务分工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制定全市综合实施方案和行业专项实施方案

市政府,市有关部门

201812月底前

选择培育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试点进行示范引领

市有关部门,各镇办,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1812月底前

组织对部门、行业、领域相关人员进行双重预防专题培训

市有关部门

201812月底前

基本完成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信息录入河南省智能化安全监管综合平台

市安监局

201812月底前

基本建成道路运输、建筑施工、文化、旅游、卫生、教育、冶金、商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双重预防体系

市交通局、住建局、城管局、文广新局、卫计委、教体局、安监局、商务局,各镇办,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196月底前

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推行安全承诺公告制度,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市有关部门,各镇办,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196月底前

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和经批准开展的督导内容,建立健全督查督办、跟踪督办、汇报点评、定期通报、警示约谈、执法惩处等工作机制

市安委会办公室

20196月底前

各行业、园区全面推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有关部门,

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1912月底前

从产业规划、行业标准、市场准入、技术装备等源头管控行业安全风险

市有关部门

201912月底前

加快推进城区重大危险源搬迁改造和城市河道、道路、管线等综合治理,积极推广智慧交通、智慧用电、智慧电梯、综合管廊等先进适用技术,严格地质灾害区、危险化学品罐区等危险区域安全防护避让,从源头上消除区域安全风险

市有关部门

201912月底前

实现全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之间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市安委会办公室

201912月底前

建立与双重预防体系相适应的线上线下精准执法机制

市有关部门

201912月底前

各镇办、各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实现稳定运行

市有关部门,各镇办,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2012月底前

附件2

 

项城市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行业职责分工

 

行业职责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安监局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教体局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住建局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市政设施建设、城市供水、燃气(城镇)、热力、园林、市容环境治理城市规划区绿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和城市地下空间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城管局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道路运输业、水上交通业和公路、水路建设工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交通局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国、省公路干线及其附属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除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公路局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商贸、流通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商务局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文化市场和文化、旅游行业系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文广新局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医疗卫生和计生机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卫计委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管辖范围内电力运行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等行业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工信委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道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管道除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发改委

2019年6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各类养老院、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殡仪馆、陵园等民政服务机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民政局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水利行业和水利建设工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水利局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农业、渔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农业局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农机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农机局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林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林业局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特种设备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质监局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粮食储备系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粮食局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供销系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市供销社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移动通信行业及通信建设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中国移动项城分公司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联通通信行业及通信建设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中国联通项城分公司

2019年12月底前

组织、指导、监督全市电信通信行业及通信建设领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中国电信项城分公司

2019年12月底前

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业职责分工根据《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确定。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