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26日在项城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项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邹 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沉着应对严峻挑战,积极化解不利因素,主动作为,务实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8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48亿元,增长1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2.4%。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9亿元,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60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增长16.3%。
(一)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14.4%。盘活存量成效显现。通过实施多种服务企业措施,帮助一批骨干老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了发展后劲。2008年为莲花股份等企业向上争取节能减排资金8485万元,争取技改、贴息贷款520万元,确保了莲花股份公司、纺织公司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积极调低皮革、农机配件等行业税赋,促使企业回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博奥皮业在政府担保支持下,效益明显增强,税收大幅增长。给予制药企业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优惠,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项目建设成效突出。全市6个重点工业项目,累计实际投资1.45亿元。天安糖业新建5万吨异麦芽糖浆项目、祥瑞纺纱项目已正式投产运行;“小调皮”牌童装生产项目正进行小批量生产。市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工程已全部竣工,厂区道路工程已完成70%。秣陵制鞋产业集聚区两栋标准化厂房已经建成,区内实现了“五通一平”。板块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按照抓大不放小的方针,提升板块民营企业竞争力,食品、皮革、制鞋、防水、机械、服装六大民营板块经济,继续保持了对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二)“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4.9亿元,同比增长14.4%。粮食产量实现跨跃。全市小麦种植面积104.66万亩,小麦单产首次突破千斤,总产超10亿斤;秋粮种植面积68万亩,总产4.8亿斤。全年共计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8206.6万元,净增4237.4万元。畜牧业实现突破。在南顿镇、范集乡、千佛阁办事处兴建了5个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优质畜产品比重大幅提升,已有6家企业通过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林业生产再上台阶。全市完成植树410万株,完成目标任务的107.8%;完成省重点工程造林4.66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45.4%。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年解决了13.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村村通项目26个、农田机井通电项目14个;新建沼气池7500座、标准化卫生室155个、连锁超市110家、大型综合文化广场4个、文化大院22个;新安装有线电视用户4.2万户。
(三)城市面貌不断改观。构建了畅通的城乡交通网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资1.3亿多元,对全市城乡道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新建。对莲花大道东段主路面进行了高标准铺油,把文化路、文明路、北大街主路面改造为水泥路面,对部分老城区道路进行了维护,老城区小街小巷陆续得到整修。大规模改造城乡道路,对106国道南段进行了大修,对水新路、水贾东路、省道217付集段进行了高标准改造,目前纵贯项城南北的三条主干道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沙河城区段河道防洪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5%。启动了城区气味和粉尘治理工程,实施了城区建设东路和健康北路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实现了污水提升泵站正常运行,完成了老城区排水管网清淤工程、水新路雨污管网工程。积极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
(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招商引资成绩显著。2008年,新上、续建招商引资项目47个,预计总投资2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2亿元。争取项目资金取得突破。2008年,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2.79亿元,同比增长32.6%;争取项目资金5.89亿元,新增2.1亿元,创历史新高。回归工程进展顺利。实施300万元以上回归项目27个,总投资8.6亿元。全市有500多人返乡捐资用于修路、建校等社会公益事业,初步建成回归工程示范村13个。
(五)财政收支运行良好。财税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5亿元。全市21个乡镇(办事处)财税收入完成1.6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27.9%。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办事处6个。全市个体户税收较去年同比增长55.2%。非税收入取得突破。2008年行政服务中心组织非税收入1.01亿元,增加2087万元,增长25.9%。重点支出得到保障。2008年,我市财政支出完成13.44亿元,增长14.3%。在法定支出中,农业、科技、教育支出的增幅均超过了40%,科技支出增幅达到了211.9%,较好地保障了各项法定支出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支出需要。项目资金得到监管。积极开展了财政专项检查与日常性监管工作。全年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决算审计47个,审减工程造价2056万元,审减率达13.6%。金融形势保持稳定。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亿元,比年初增加1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亿元,比年初减少1.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9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
(六)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市实际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重大政务问题及时向市委汇报,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向社会公告。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运行。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凡宜公开的政务事项,及时在市政府网站发布。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市长工作沟通机制,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邀请市人大一名副主任、市政协一名副主席及市委一名副秘书长参加市政府常务会议。对重大政务决策,继续坚持集体决策和听证程序。通过“市长信箱”、“市长热线”及信访接待等渠道,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结合“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政府部门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全力打造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审批环节,优化办事程序,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7项制度,全年累计办结行政审批等事项7万余件。完成了政府机构45个单位227名股级干部轮岗交流,政府部门服务群众意识和廉洁奉公意识明显提高。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再上台阶。教育各项补贴全面落实,均衡教育逐步推进;普通高招各批次上线人数、上线率连续7年居周口第一;筹资2447.3万元,完成了1.25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条件显著改善。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市文化馆被授予“国家一级文化馆”称号,“官会响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会镇、贾岭镇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全市参合农民累计报补受益41.34万人次,报补金额6666.41万元。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基层卫生工作成效明显。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喜人,荣获周口市第一届全运会总分第一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01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05人,动态消除了48户“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3010万元。完成了5所敬老院建设,发放五保供养资金882.8万元。全市各界共向汶川等地震灾区捐款550万元。其他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国家级农村饮水安全改革试点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等称号;荣获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先进市”、“民族工作四争创活动先进市”。李寨镇再次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市统计局被命名为“全国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孙店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信访工作得到强化,基金会清偿稳妥有序,工商、物价、气象、人防、档案、侨务和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全市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脆弱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观,农民增收难度大,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工业项目进展缓慢。三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能力不强,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储备不足,投资后劲乏力。四是“双十”工程中的个别项目没有完成年度任务。五是财政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仍然突出,支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产业构架不稳固,抗风险能力不强,缺乏稳定增长的后续财源。六是社会管理工作的某些环节仍显薄弱,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工作亟待加强。七是一些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不尽责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重点
2009年是我市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攻坚之年,也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全力保障每一家重点企业的运转,积极促成每一个产业项目的落地,抢抓每一次赶超发展的机遇,激发每一份共克时艰的动力与活力,奋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利民生的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工业强基求突破、农业固本求增效、城镇建管求升级、文化创新求繁荣、民生改善求和谐、社会稳定求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赶超型、跨越式发展。
预期目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69.5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5亿元,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 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增长9.3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亿元,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根据省、周口市和项城市委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完成上级工作部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我市提出2009年需要实施的“十件实事”和“双十工程”。
十件实事:一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工程;二是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三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四是城区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五是老城区主干道修补工程;六是城区小街小巷建设工程;七是村级卫生室建设工程;八是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九是扩建敬老院,提高“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标准;十是家电下乡惠民工程。
十项重点工业项目:一是大用集团肉鸡养殖产业化项目;二是华岳纺织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米棉布项目;三是莲花味精股份公司小麦制糖工艺技术改造项目;四是华丰国际皮革城重新启动工程;五是项城市化肥厂重新启动工程;六是天安糖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鸡精调味品项目;七是项城市锦宏橡塑有限公司中高档旅游鞋生产项目;八是大河重工有限公司年产3万套农汽机配件项目;九是年产5万立方米环保型秸秆板材项目;十是乌鸡胚胎胶囊和抗艾产品生产项目。
十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一是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建设及配套设施工程;二是中医院迁建工程;三是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四是县乡道部分大中危桥改建工程;五是新建市图书馆及改建影剧院工程;六是沙河大桥连接线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七是启动教育园区组装工程;八是青年路北段(连接行政新区)建设工程;九是公园北区建设工程;十是西气东输天然气利用工程。
围绕全市工作预期目标和市委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抓住国家投资拉动4万亿和河南省“8511”投资促进计划的机遇,抓紧在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社会事业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列出单子,加强协调,搞好对接,争取一批项目尽早进入国家项目库和河南省“8511”投资促进计划笼子。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每季度对全市重点项目的资金到位、形象进度及新开工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深入督导检查。认真分析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及时汇总上报并通报全市。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管理,努力提高重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完善全市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
认真做好项目储备。根据国家确定的六大类投资方向,按照省政府“8511”投资促进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市现有产业发展基础、方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以培育产业链为重点,加大关联项目的策划、筛选、包装和推介,努力开发、储备一批龙头项目。每个乡镇、部门和规模以上企业都要提供1-2个项目,进入全市项目储备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企业和集聚区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以商招商、以产业招商、以企招商、以熟练工人招商,围绕我市“四大产业支柱”和“板块产业集群”,着力引进一批辐射能力强、就业空间大的重大产业项目。依托莲花股份、纺织公司、博奥皮业公司等积极引进国际国内战略投资者,逐步实现由引项目、引资金向延长产业链条转变。强化招商责任,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二)坚持工业强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重力打造产业集聚区。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做大做强”的要求,尽快完善项城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修三条道路,绿化、亮化、硬化、排供水同步实施,启动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切实增强集聚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集聚区统一管理、项目集中摆放、效益归口统计和谁招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新上企业落户市产业集聚区,各办事处招引企业,必须入驻;2009年市产业集聚区入驻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3个。强力推进秣陵制鞋产业集聚区组装进程,抓好锦宏橡塑公司中高档旅游鞋生产项目,再新建两栋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力争招引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5个。同时,根据产业基础和优势,强力打造南顿农机配件产业群、孙店服装产业群、丁集皮革产业群和贾岭食品产业群,促其上规模、上档次。
着力盘活存量资产。继续按照把“小的做大,大的做强,死的救活,新的做成”的思路,在抓好新上工业项目的同时,积极盘活现有工业存量。对莲花股份、纺织公司、博奥皮业等重点企业,力争实实在在地新上或技改大项目1―2个。有效推进莲花股份小麦制糖工艺技术改造项目和天安糖业鸡精调味品项目。对帅克、蓝天等几家制药企业,通过参股、租赁、合办等方式,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认真实施华丰皮革城和化肥厂重新启动工程。对皮革、制鞋、机械制造及规模较小的食品企业,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适应市场需求。
强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积极引导全市重点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开展争创“中国名牌”、“河南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活动,在做大做强现有名牌产品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新兴名牌产品。
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企业减负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完善工业发展运行分析联席制度,增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能源、运输、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尽快组建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效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品质、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基本思路,抢抓国家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机遇,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力度,抓好标准良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力争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45万亩以上,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165万亩左右,实现粮食总产15亿斤以上,全力争取国家粮食生产大县。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与大用集团合作,再建设5个左右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新建、改建各类畜牧养殖小区80个。全力争取全国生猪养殖大县,逐步形成集饲料生产、养殖、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加大对重点涉农企业扶持力度,年内力争有2个企业达到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每个乡镇建成1―2个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营销,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巩固“村村通”油路建设成果。完成郑付路升级改造工程和77公里的县乡公路建设任务,改造县乡道大中危桥6座。强力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真正实现村庄建设规范化。再解决5.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付集镇1.8万亩的土地综合整治,新增户用沼气池1.2万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认真贯彻省、市全民创业暨农民工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政策引导,降低创业门槛,引导和帮助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新增就业群体多渠道创业。继续实施“回归工程”,引导项城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依托“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品牌,大力推进劳务增收工程,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组织化劳务输出规模。全年要完成劳务培训6000人,输出农村劳动力32.5万人次。
(四)加大城建力度,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大老城区改造。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市财政预算启动资金400万元,继续对老城区部分道路及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完成10―13条老城区小街小巷建设任务。完成东大街、交通路西段道路大修工程及文明路、文化路、北大街人行道硬化工程。全面完成莲花大道与湖滨路的连接工程和沙河大桥连接线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积极做好青年北路与行政新区连接工程。通过多元化融资,新建市图书馆、改建市影剧院。
加快新城区组装。党政综合楼工程要加快推进,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新区有规划用地的单位要创造条件,尽快搬迁。加快市体育馆、中医院新址、四星级宾馆、网通公司、武装部建设进度;按照“规模要大、功能要全”的要求,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教育园区;新区弱电入地工程要加快进行;完成湖滨路畅通工程;加快实施市标车站搬迁工程。
实施精细化管理。以争创河南省卫生城市为载体,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对城市乱搭乱建等脏、乱、差现象进行综合整治。细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城市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以居委会和城市社区为基础单元的组织管理体系,消除城市管理盲区。按照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解决城建热点问题。抢抓漯阜铁路改线机遇,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立足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等城市的目标,做好城区南部的规划修编和建设用地储备,做好与新车站相配套、与城市整体规划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合理确定新车站位置;规划实施建设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实施西气东输天然气利用工程,完成29公里的高压输气主管网建设,新增6000户天然气用户;启动公园北区规划及部分景点建设;提前做好老城区下水道清淤工作,最大限度缓解汛期道路积水问题。
提升小城镇品位。继续抓好秣陵副中心城市的组装提质,使其真正成为我市南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城市。强力推进村镇建设和村庄规划,优选5个特色鲜明的小城镇,重点规划,重点扶持,树立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典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8%。
(五)扶持壮大服务业,大力推进第三产业上档升级
提升发展商贸业。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结合我市产业布局特点,规划建设一批与食品、皮革等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商品集散地,使产业培育与专业市场建设互为促进、互为配套、互为补充,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荣楼建材批发市场,商城服装批发市场,秣陵粮食、水果批发市场,广东家具市场等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品牌专业店、连锁店等新型零售业。
大力发展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市现有产业和区位交通优势,做好我市物流业总体发展规划,整合中博、长通、豫新、东健等物流企业,加快构建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功能齐全的物流配送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村庄覆盖率达100%。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房地产市场;不断完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的商品房,满足广大居民的不同需求。
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业。抓好“汝阳刘笔业”文化产业园建设,利用好袁氏文化、官会响锣等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抓住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南顿故城开发等项目,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市外精品旅游景点的衔接,努力把项城打造成具有豫东人文特点的旅游景观城市。
(六)加强财源建设,大力提升财政支撑力
大力培植税源。进一步完善市级财政收入考核机制,继续实施好有效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走访服务和税收监管工作力度,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确保“服务好、留得住、做得大”;积极引入新增税源企业,促进招商项目的税源效益最大化;加强对小税种和零星、隐蔽税收的清理挖掘,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加强财政监管。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市乡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乡镇、办事处财政收入积极性。创新财政监督管理机制,加大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力度,加快财政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各类项目配套资金,保证相关项目按期启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继续加大对招商引资、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引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力争万元GDP能耗下降4.5 %。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年内力争使建设项目环评率和环保审批率达100%。电厂全面完成粉尘治理,复合肥厂安装投运1台气味治理设备,力争投运4台,确保城区大气污染治理有明显效果。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强基本农田规范化建设。强化用地审批管理,认真落实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深入开展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违法占地拆除、复耕和查处力度。
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加大对计生家庭的优惠、奖抚和救助制度;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努力扼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全面完成人口计划和各项工作目标,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出生率控制在11.5‰,确保河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努力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力争形成以城市绿化为“点”,以主干道绿化为“线”,以农村林网为“面”,点、线、面结合的生态建设体系。2009年,完成植树造林350万株,完成林业重点建设5.16万亩。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实施“清洁家园”活动,树立一批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典范。
(八)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按照国务院和省、市要求,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分类推进行政执法类、社会公益类、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把“谁投入、谁收益”的林业政策落到实处。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企业改革。抓好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实施改制企业“回头看”,严格按政策妥善安置职工,保障职工权益,切实解决各种遗留问题。按照“放开、搞活”的思路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尽快制订我市流通体制改革规划,大力推进供销社直属公司改制,完成商业系统3―5个企业改制任务,全面推进商品流通市场化。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部门支持我市经济发展。加大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建设和城市投融资公司融资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信用市场创建力度,全面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切实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样化,全面放开市政、环卫、公路养护、农田水利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市场,加快投融资市场化进程。
(九)着力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全面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普通高中优质化、职业教育规模化;继续实施城区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继续保持中高招成绩在周口市领先地位。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成贾岭、王明口、南顿三个卫生院新病房楼建设;完成200所村卫生室建设任务。重点扶持新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0个村级文化大院、41个农家书屋、4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200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惠民工程,扩大家电补贴范围。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新建经济适用住房3万平方米,解决33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建成廉租房1.4万平方米,解决280户困难市民的居住问题。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做好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工作。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扩建永丰、孙店敬老院和市福利院,增加五保集中供养人员600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0%。提高五保户和低保人员供养标准。积极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深入推进“平安项城”建设。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继续落实“一岗双责”制、责任追究制,加大信访案件的督查处置力度,切实解决土地权属和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以及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暴力犯罪、带有黑恶势力性质插手经济领域的犯罪、“两抢一盗”和多发性犯罪,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指数。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两转两提”、“提速增效”,狠抓自身建设,着力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坚定发展信心。围绕如何准确判断发展形势,如何有效应对发展困难,不断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克服悲观失望、墨守成规、求稳怕乱的意识,树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心,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着力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着力排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机制性障碍,充分调动全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优化政务环境。继续对行政许可(审批)和收费事项进行梳理,凡上级要求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彻底取消。全市行政许可、非税收入项目要全部入驻。积极构建市、乡、村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对重点工程和30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领办、督办服务;严格实行首办负责、限时办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检查收费制度,为企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加强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行政执法培训,年内对机关执法人员全面培训一遍;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机制,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氛围。
狠抓工作落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科学,问责追责、奖优罚劣。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行严格的考核制,每项工作都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评价,尤其是针对不落实行为实行问责追责。在政府系统树立敢负责、会干事、作风硬、能吃苦的工作作风。
坚持务实清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纠正不求实效、只图虚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行政环境。
各位代表,乘风破浪千帆竞,万紫千红又一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人民的期望化作前进的动力,把崇高的使命化为积极的行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汇全市之智,集全民之能,鼓实干之劲,努力谱写项城发展新篇章。